国产激情视频趣趣在线观看的-青青草原在线播放-日韩美女老熟妇大片免费观看-日本加勒比海人妻东京热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集團動態

聚力深耕禮贊豐收⑤|這套科學方案,讓稻農增收更有底氣

來源:中農集團 發表時間:2025年10月22日點擊:88

       沉甸甸的稻穗壓彎秸稈,金黃的稻浪在微風中翻涌,收割機轟鳴著穿梭田間,飽滿的籽粒源源不斷地涌入糧袋。又到一年收獲時節,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甘南縣的水稻主產區,處處是熱火朝天的豐收圖景。今年這里的稻田因“中農鼎糧柱”方案,實現了防病增產、降本增收的雙突破,不僅讓稻農的腰包更鼓,更以科技力量為黑土地糧食安全筑牢根基。


       科學方案蘊藏“增產內核”


       甘南縣是松嫩平原黑土帶的優質糧源地,水稻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150萬畝以上,但往年稻瘟病、谷枯粒等問題頻發,常讓當地農戶在豐收季里“捏把汗”。


       作為種地“老把式”,齊齊哈爾和平農場種植大戶石小雨在前年險些栽了“大跟頭”:一場突如其來的稻瘟病,讓他承包的495畝稻田面臨大幅減產的風險。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石小雨聽從了中國農資·(甘南)為農服務中心負責人史乃軍的建議,給稻田用了兩遍“中農鼎糧柱”方案。意想不到的效果發生了:當周邊農戶家的稻田陸續出現褐色病斑,石小雨的地里卻綠油油一片,水稻葉片舒展挺拔,幾乎沒有病斑。

 


       秋收時,石小雨家的稻穗比往年飽滿一圈,不僅沒有減產,還實現了每畝近百斤的增產。“中農鼎糧柱”方案的效果,讓他喜出望外。今年,沒等史乃軍上門,他便早早打去電話:“‘中農鼎糧柱’方案還能訂不?我今年還要接著用,我老丈人、叔丈人也要跟著用。”


       石小雨的經歷不是個例。如今,越來越多像石小雨一樣的種植大戶,不僅自家地里用,還帶動周邊小農戶一起使用“中農鼎糧柱”方案,形成了“大戶帶小戶”的口碑傳播。今年“中農鼎糧柱”方案在甘南縣的推廣應用面積已達14萬畝次,這套方案之所以大受歡迎,關鍵是踩準了農戶的需求。

 


       作為中農立華推出的作物健康科學種植解決方案,“中農鼎糧柱”依據水稻不同生長階段的需求,通過“防病壯苗-抗逆提質-增產減損”三階段精準施策,科學組合調節營養方案與殺蟲殺菌劑,實現防病、促生調控、補充關鍵營養的綜合作用,可顯著增強水稻抗逆抗病與抗倒伏能力,延長灌漿時間,提升稻米產量與品質,為廣大農戶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


       田間直播見證“豐收力量”


       “家人們請看,在我左手邊的1000多畝地,全部應用了‘中農鼎糧柱’方案;右手邊是對照區,兩邊的差別一眼就能看出來。”在位于齊齊哈爾市梅里斯區哈拉海農場的一片稻田旁,中農立華黑龍江省高級應用技術主管孫喜臣正在手機前直播講解水稻豐收的技術要點。

 


       鏡頭下,使用“中農鼎糧柱”方案的稻株,葉片挺拔、無病斑,莖稈粗壯,根部帶土多,穗粒飽滿均勻;而對照區的稻株,葉片布滿病斑,莖稈細弱,根系稀疏,大小穗間雜、綠粒與空癟粒較多。

 


       在孫喜臣的身旁,哈拉海農場種植大戶薛海平手里攥著一把稻穗,對著鏡頭笑得爽朗:“我種了750畝地,今年頭回使用‘中農鼎糧柱’方案,就按要求操作了一遍,稻子不僅沒生病,上糧還快得很,幾乎沒有小穗和綠粒,增產肯定是沒跑了!”

 


       “防病是增產的第一步。”孫喜臣解釋說,“中農鼎糧柱”方案具有“殺菌、營養、防護”三位一體的優勢。使用該方案后,農戶不用單獨打防病藥、除蟲藥,省時又省力,還能減少用藥成本、提高出米率。同時它還有抗倒伏功能,能給水稻生長多加一層保障。


       這場直播只是中農立華大力開展農技服務的一個縮影。“我們采取‘大戶帶動小戶’策略,重點突破種植大戶和合作社,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新媒體形式,開展技術指導和為農服務工作,讓遠在幾十里甚至幾百里外的農戶也能眼見為實,學習和使用防病增產的好方案、好技術。”孫喜臣說,團隊的目標很明確,就是通過“中農鼎糧柱”方案,解決農戶最關心的防病和增產問題,助力廣大農戶實實在在增收。


       數據說話筑牢“增收底氣”


       每年臨近秋收,農戶們總會有些“豐收焦慮”:大家既盼著糧食早日顆粒歸倉,又擔心各類突發病害和自然災害造成減產。今年的水稻測產數據出來后,薛海平終于松了一口氣。通過使用“中農鼎糧柱”方案,他家的水稻畝產達到了692.6公斤,比對照區地塊每畝多收獲了81.3公斤,畝均增產13.29%。


       孫喜臣替薛海平算了一筆賬:按照1.4元/斤的收購價計算,他家的750畝水稻畝均能實現增收227.6元,僅此一項就能增加17萬余元的收入。此外,在使用“中農鼎糧柱”方案后,由于防病、抗逆效果突出,減少了打藥與人工投入的次數和成本,每畝地至少還能節省幾十元。

 


       從科技助力水稻防病增產到服務帶動農戶降本增收,“中農鼎糧柱”方案在甘南縣的稻田里書寫了豐收故事,也讓“中農鼎糧柱,豐收靠得住”從一句簡單的口號變成了農戶的口碑。在充滿喜悅的豐收時節,黑土地上的稻浪與農戶的笑容,共同見證著農業科技為鄉村振興注入的強勁動力。